微软亏损63亿美元、高通亏损60亿美元,为什么却说这些公司是心甘情愿的接受亏损?
这个问题我来解释一下,如题所述,微软和高通在2018年第二财季营收都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但反映到净利润上却分别亏损63.01亿美元和62.67亿美元,这与2017年特朗布的税收改制有直接关系。
像题目所讲“这些公司都是心甘情愿接受亏损”有点言过其实了,试想哪家企业愿意自己出现亏损呢,事实只是两者相较取其轻罢了,我跟大家细说一下:
为什么营收增加,反而出现巨额亏损
首先要讲,像这种营收增加却出现巨额亏损的反常情况只是特例而已,这源自特朗普在2017年推行的税务改革,什么意思呢?该制度要求美国本体企业只需支付15.5%的税金,就可以把他们囤积在海外的巨额先进转移金美国。
因此,在这一制度的鼓励下,美国本土企业很多都把自己在海外的巨额现金流转移到了国内,也不可避免的支付了15.5%的税金,正因为此,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才出现了这些巨头企业当季营收增加,利润亏损的情况出现。
为什么这些企业特别高兴
就像上文讲的那句话:二者相较取其轻。特朗普新政要求企业支付的税金为15.5%,而之前的税金高达35%,这之间的差距大家就一目了然了吧。就连苹果都经不住“诱惑”,宣布将支付高达380亿美元的税金,借此把2500亿美元的海外现金转移回美国,如果按照之前的比例,将要支付高达875亿美金的税金。
这些美国本土企业把海外的巨额资金转移到国内,也有助于自身在国内的投资业务以及科技研发方面的支出,这次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微软、苹果的股价不降反升,这也体现了各大企业将先进回转的正确性。
与其说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不如说是法律的作用,好在这都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自主选择,是“心甘情愿”的追求利益优化的行为。
去年美国修改了相关法案,大幅降低了企业所得税,使得这些大公司在美国境外避税滞留的资金有了回归的动力,通过一次性的税收调节,盘活了那些巨额“避难”钱,短期的账面“亏损”获得了多方共赢结果,这些公司本身也重新取得了财务上的更“自由”,可以在未来业务上某得有利地位。预计更多企业也会步后尘,但这些都只是财政上的再分配,对于“病入膏肓”空心化的美国,并不是“再伟大”的实质性良药,不过还是新总统一年来看得见的政绩之一吧。
与此同时,原资金驻在国也在或正在推出针锋相对的政策,例如:留置资金再投资享免税等,无疑对那些深陷滞涨大公司们来说,获益匪浅。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已经非比寻常,及时预判、预案、见机行事,对于各个国家和大小公司都是无比重要的。在不同系统里的所有企业,其实都是如此,有动态的边界条件,要及时应对变化,寻找各种转瞬即逝的机会,大家说呢?
比如,当下火热的区块链,就是一种在协议系统里,借助新的技术,用全新观念创造性的发展起来的有广泛用途的应用…只是,具体环境里到底如何用呢?关注一下…随时分解😄
亏损63亿美元、60亿美元……各个都是触目惊心的数字。但是科技巨头们表示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之所以有如此“不正常”的心态,关键就在于所谓的亏损只是受到不可避免的外力因素影响。而在影响过后,这些科技巨头反而会迎来多项利好!
以微软为例,第二财季营收为289.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该财季微软出现了高达63.02亿美元的净亏损。但如果该季度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微软的净利润为7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在于微软受税改与就业法案的影响,出现高达138亿美元的一次性费用。
这笔138亿美元的费用看似很高,但其实对微软随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朗普在去年年底进行了税务改革,相关公司只要支付15.5%的税金,就可以把囤积在海外的巨额现金转移回美国,非流动资产的税率则为8%。但要知道的是,此前的汇回税率高达35%。大幅降低的税率,让这些科技巨头彻底“红了眼”。华尔街见闻此前已经表示,从长期来看税改将会对上市公司的收益产生积极影响。
就连苹果都经不住“诱惑”了,此前宣布计划支付高达380亿美元的税金,借此把2500亿美元的海外现金转移回美国。总体来看,这次税改影响到了太多企业——花旗银行表示税改可能导致盈利减少200亿美元、美国银行则称其盈利将因税改而减少约30亿美元……
不过,无论是盈利减少还是亏损,终究只是阵痛。为了长远考虑,还是必须要缴纳这笔天价费用。值得注意的是,以微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各项业务表现都还比较强劲,资本市场是不会计较税改这一“意外”因素的,照样力挺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