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校准管理规定?
计量器具校准管理是指对用于量度或测量的各种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校准的管理活动。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计量器具校准管理规定中的内容:
1. 校准对象:规定需要进行校准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和范围。通常包括各种测量仪器、设备和工具,如压力计、温度计、天平、量杯等。
2. 校准标准:确定用于校准计量器具的标准器具和测量方法。标准器具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追溯性,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校准频率:规定进行校准的时间间隔。校准频率应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环境、稳定性、准确性要求等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测量性能。
4. 校准程序: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过程的具体步骤和校准后的记录和验证等。校准程序应详细描述每个环节的要求和操作方法,保证校准的可追溯性和可重复性。
5. 校准记录:规定校准结果的记录和保存方式。记录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信息,并进行持续的档案管理,以备查验和审计。
6. 校准管理责任:明确校准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各级负责人应制定并落实校准计划,确保计量器具按照规定进行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负责。
7. 校准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校准管理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取改进措施,提高校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计量器具校准管理规定旨在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对法定计量检定人员有哪些规定?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履行下列职责: 1、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者本专业项目的计量标准; 2、承担授权范围内的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3、开展校准工作; 4、研究起草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 5、承办有关计量监督中的技术性工作。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履行下列职责: (一)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者本专业项目的计量标准; (二)承担授权范围内的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三)开展校准工作; (四)研究起草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 (五)承办有关计量监督中的技术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