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误差怎么算?
标称误差=(最大的绝对误差)/量程 x 100%
绝对误差 = | 示值 - 标准值 |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
相对误差 = | 示值 - 标准值 |/真实值 (即绝对误差所占真实值的百分比)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计量器具误差是什么和什么?
测量误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来源测量仪器本身的误差,叫系统误差。一是由测量过程的操作或失误造成的误差,叫偶然误差。不能把误差归于全部是测量仪器带来的。
1、系统误差
是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测量条件改变时,测量误差按某种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测量设备有缺陷或测量仪器本身不准造成的误差,未能满足仪器规定的使用。
2.偶然误差
是一种大小和符号都不固定的具有偶然性的误差。
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例如温度、湿度、磁场、电场、电源频率等的偶然变化,都会引起偶然误差。所以,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以同样仔细程度重复进行同一个量的测量时,测量结果往往不完全相同。
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⑴仪器及工具的构造精度和校正不完善:每种仪器有一定限度的精密程度,因而观测值的精确度也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度。
同时仪器本身在设计、制造、安装、校正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如钢尺的刻划误差、度盘的偏心等。
⑵观测者的视觉能力和技能水平: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仪器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产生误差。
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及状态都对测量成果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⑶观测时的自然条件等: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大气折光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观测成果将随之变化。 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是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把这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的好坏与观测成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计量误差与相对误差的关系?
相对误差 = | 测量值 - 真实值 |/真实值 (即绝对误差所占真实值的百分比)
绝对误差 = | 测量值 - 真实值 |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
相对误差以百分比表示,数值越小表示计量的精度越高。
绝对误差只反映计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别,不好直观的反映计量的精度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