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应用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安全性资料?
基于尿素碳14呼气试验的安全性,我国CFDA和美国FDA均未限制儿童接受尿素碳14呼气试验。美国FDA允许儿童和成年人一样进行碳14呼气试验,1微居剂量也不必调整。相比而言,海得威0.75微居剂量呼气试验的安全性更有保证。
国际上,尿素碳14呼气试验应用于儿童的安全性研究很多,结论也很明确。2010年英国核医学杂志《核医学快讯》第31卷发表了一篇题为 “碳14呼气试验对儿童是安全的” 的文献综述报告,通过对近100篇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报道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当儿童接受1微居尿素碳14呼气试验时,其受到的辐射不高于一天自然环境辐射,该试验对儿童安全,无须担心“辐射恐惧”。
孕妇和胎儿接受医学照射的安全性问题十分重要,国际国内的辐射防护组织都有基于严谨科学研究的医学建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84号出版物《妊娠与医学照射》指出:“100mGy(毫戈瑞,含义见下)以下的胎儿剂量不应视为终止妊娠的理由。在此水平以上的胎儿剂量时,应根据个人情况作出决定并告知本人”。我国2012年颁布实施的《临床核医学的患者防护和质量控制规范》(GB16361-2012)也规定:“若胎儿接受剂量不超过100 mGy,可以不终止怀孕”。因此我国CFDA和美国FDA批准的产品使用说明并没有严格禁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作此试验,因为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试验会对孕妇和胎儿及哺乳期母婴造成伤害。
Gy和mGy:吸收剂量单位,中文译作戈瑞和毫戈瑞。就碳14尿素产生的β射线来说,吸收剂量(Gy或mGy)等于有效当量剂量(Sv或mSv)。海得威尿素碳14呼气试验的平均有效当量剂量只有1.59μSv(0.00159mSv),远远小于国际组织和中国标准规定的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的剂量限值。而且,由于碳14产生的β射线能量很低、穿透力很弱,孕妇接受的1.59μSv的剂量当量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可能会对胎儿形成辐射影响。
隔离14天还是28天更科学?沈阳1人确诊全城遭殃有何教训?
但这位老太在隔离14天后,依然出现了症状。
这次***,带给了我们哪些教训?
我们之所以确定隔离14天,是有科学依据的。
根据我们的研究表明,******发病的绝大数周期是14天内。
也就是说,你感染了******,绝大数情况下,14天内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绝大部分。
有极其小数人群,在结束14天隔离之后,依旧还会出现症状。
就比如这个沈阳老太,隔离14天后,自认为自己安全了,就没有遵守居家隔离的要求。
对于隔离期限,是一个科学性较强的问题,最初确定将隔离期设为14天,是通过对***潜伏期的研究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个隔离时间适用于大多数隔离者。
不过,自从发现疫情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就像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长、变化。所以,现在的***已经经过了一年的成长期,不再像最初那么幼稚、单纯。
而且,英国出现的变异毒株也用事实证明了***的成长、变化。既然毒株发生了变异,而且是变得更厉害,那么,它在人体内的潜伏期是否会同样发生变化,并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尽管英国暂时没有对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公布研究结果,但按照正比变化的原则,新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延长的概率并不可排除。
另外,早在三四月份,北京、广州、宁波等地均出现过隔离期满后,又被确诊的病例。比如河源的一个女***例,隔离欺瞒14天,解除隔离6天后确诊。也就是说,***在该患者体内潜伏了20天。
真实出现的病例证明了,潜伏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4天的隔离期并不能预防所有毒株的潜伏。再加上毒株经过了一年的成长变异,延长隔离期至28天,是相对更保险的一个办法。
疫情持续到现在,毒株在变化,隔离期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延长调整,14天的隔离期不一定还那么保险,28天的隔离期更符合经过了一年变化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