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中如何确定化学计量关系?
为什么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化学计量关系即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参与量,得出的质量或物质量的计量值,没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是无法进行滴定分析的,也就是说滴定分析是定量试验,化学计量关系是试验的原理,没有原理,就不知道试验如何进行,将无法分析.化学计量点是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求得的理论值,而滴定终点是实际滴定时的测得值.
化学中K是什么计量单位?
可以在化学元素中是***的元素符号,是常数符号与c轴平行的单位质量生物学中的氯氨酮的缩写,国际单位制表示,开尔文热力学温标,货币面值可以代表签,一般指人民币,比如5k就等于是5000元的意思,中国火车车次表示,快速列车车速介于普快列车和特快列车t之间
化学中k是钾,钾是元素符号K,原子序数为19,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IA族,属于碱金属元素。单质是一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蜡状,可用小刀切割,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极度活泼(比钠还活泼)。
钾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钾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钾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理化性质和钠非常相似。钾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
K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
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
k’:k'叫做条件稳定常数,一般用在络合反应中进行相关计算。 再平衡问题中 k'<K时 平衡向正向移动反之就是逆向相等就是达到平衡。
在沉淀溶解平衡中 k'<Ksp时 向溶解方向移动 也就是此时溶液没有沉淀反之亦然。
如lgK'my=lgKmy-lgαm-lgαy
K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平衡常数,其实如果仅仅是说K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只是在中学阶段被简化了,中学中一律认为K就是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就是在每个浓度或压强下除以一个标准数比如,K如果是浓度表示的话,都除以1mol/L如果是压强表示的话,都除以10KPa(或1atm :1个标准大气压)实际书写的K的右上角应该有一个圈圈加一横的符号。
而实际上如果不是标准平衡常数的话,右下角应该有c或pKc 浓度平衡常数, Kp 压强平衡常数 没有右上角的标准就按单位的计算计算没有标准的都叫实验平衡常数,单位可有可无。
分析化学计量数之比的方法?
化学计量数之比就是1:1 分析总结。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例如: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计量数之比=2:1:1:1
各个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系数×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当反应物体积一样时,为浓度比。CaCO3+2HCl==CaCl2+H2O+CO2中物质的量之比:1 :2 :1 :1 :1。但只有HCl与CaCl2的浓度比为2:1,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同,因为它们都在同一溶液中,V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