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首与尾?
先用万用表电阻档分列找出三相绕组的各相两个线头。给各相绕组***设编号为ul、U2、V1、V2和wl、w2。
用手转动比动机转子,如万用表(微安挡)指示不显示,则证明***设的编号是正确的;若指针有数字显示,说明其中有一相首尾端***设编号不对。应逐相对调重测,直至正确为止。
用万用表先区分6个线头,把相通的两个线头分为一组,6个线头就可以分为三组了,然后再判断绕组的头尾,具体方法:
把万用表的直流毫安档打到最小一档,并将表笔接到三相绕组的某一组两端,而电池正负极接到另一相的两个线头上。
当开关闭合瞬间,如果表针摆向大于零,则说明电池负极所接的线头与万用表表笔所接的线头是同名端(均可以认为是头)。以此类推,便可以测出另外两相的头和尾了。
人类首颗通过三角视差法测得的恒星?
是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在1838年末,测得的天鹅座61,视差是0.3136角秒,对应的距离大约为10.4光年,这个数值与实际距离11.4光年已经非常接近,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使用恒星视差来测量估算太阳以外的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具体原因如下:
19世纪30年代,有三位天文学家几乎同时用三角视差法测量到恒星的距离。
第一位是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贝塞尔,他的目标是天鹅座61,因为这颗恒星有很大的自行,达每年5.2角秒,因而必定离得很近。
第二位是苏格兰天文学家亨德森,他的目标是半人马座α。因为这颗恒星是全天第三亮的恒星,因而必定离我们很近。他是在南非进行的研究。
第三位是在俄国工作的德国人斯特鲁维,他看中了织女星(天琴座α),它是全天第四亮的恒星,理由与亨德森一样。
rtk点测量怎么保存?
1、打开RTK手簿开关打开工程之星 2、找到工程并点击进入“文件导入导出”,然后点击文件导出 3、进入导出界面,选择导出类型,一般习惯使用南方CASS的,A会选择*.dat类型,B经纬度默认,C选择测量文件(所需的数据保存的文件)
4、找到上一步的测量文件以后,点击确定 5、点击成果文件,最好是新建一个文件,方便查询,这儿我新建的ddd文件名作为演示 6、测量文件和成果文件选择好了以后,点击导出 7、此时,界面现实“导出成功”,并且现实你所保存的文件目标地址,你需要记住这个地址,方便电脑上查找
RTK点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GPS测量技术,通常是在测量前通过基站进行差分校正,以消除GPS信号的误差。在进行RTK点测量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进行保存。以下是一些RTK点测量结果保存的方法:
1. 数据***集仪保存:将测量仪器中的测量数据直接保存在数据***集仪器中。
2. 基站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