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试行的"健康码"如何?有无漏洞?
浙江实行健康码是依靠支付宝的大数据资料设计的,由于支付宝的属于个人金融支付理账户所以信息准确可靠度高,并且支付宝有掌握个人地理位置的授权,根据支付宝的大数据几秒钟就能查出用户在一个月内都到过哪些地方,为此***才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健康码,这就给民众和带来许多方便,至于有没有漏洞这就需要使用者不能冒用他人的健康码,任何政策都会有漏洞只能在实行中发现问题逐步改进,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当前这场席卷全囯的大灾面前多亏社会主义制度集全囯之力抗灾的优越性才能使我们一步走出这场灾难,作为平民百姓只有时时遵章守法才会有出路。
根据手机的漫游定位系统来的,红码代表自己所行旅接触史存在风险高。本人二十几天前跟杭州it界的同学说过。为什么不用智能手机来精准查人,封村封社区等太传统了。过了一星期左右出了健康码,漏洞肯有,不能全复盖。凡是用手机的,应该可能精准查到个人的行程。
健康码推出确实开国际先例,但是据我实际使用情况看还是有漏洞,因为进出公共场所保安只查你手机上是否有绿色的安全码,那么漏洞就是他不管你这个安全码是截图的还是转发的图片还是真实的动态码、只要有就放行、那么如果是红码的他只要去截个绿色的图片就可以了,因为保安根本没有仔细审核这个是不是你本人的健康码。
浙江试行的"健康码"如何?有无漏洞?不得不说杭州就是会来事儿,不愧为数字化之城。为了减少各种人工登记填写与纸质传递带来的交叉感染、也为了能够快速获取人员的健康状况,竟然快速的想到了使用数字化来解决。没曾想这一推出就一下子火遍全国,并进行全国推广。要说浙江推行的“健康码”到底如何,有没有漏洞等并不敢肯定,但至少这种方式是相当有效果的。
***肺炎病毒的出现搞得人心惶惶,连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接触都变得让人害怕,还有为了出行为了复工需要人工填写各种各样的纸质文件,搞得人心力憔悴不说,还担心被交叉接触感染。而浙江杭州创新推出的“健康码”无疑方便了杭州人民以及到杭州复工、出差的人群,所以进行了全国推广。这不但是一种创新,也反映出善于解决问题想办法的做事风格。
“健康码”有没有漏洞,这很难说,毕竟这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据有传言连微信和支付宝自己申请的健康码的颜色都出现不一样的结果,难道是判断的标准与规范不一样?“健康码”毕竟是自己主动填写与申请,万一碰到有隐瞒现象、而审核方有没有严密求证审核的,那不就有可能出现漏洞吗?
所以为了防止出现漏洞的情况,很多地区出行或复工并不单纯依据“健康码”,还要进一步证实,以防出现漏洞而造成更多传染的情况。比如有的地方不但要“健康码”,还要通过手机查询前面14天的运行轨迹,并且要电话询问本人、有的还要询问社区该人员状况、以及当场测试体温等等。
任何工具都不是万无一失的,但总归有工具会减少很多冗杂的麻烦,为生活工作带来不少的便利,毕竟绝大部分人还是诚实的。为了减少漏洞,相关审核人员也加大了***措施进行验证,“健康码”是一个好工具。
我目前就在杭州,是从湖南返杭的,就杭州健康码这事,跟大家说下过程和看法。
我是2月10日,公司人事部要我们申请的杭州健康码,因为公司在余杭区,当时还需要申请余杭绿码,需要杭州健康码和余杭绿码都是绿色了才能返回杭州进入小区。
当我填了相关信息后,杭州健康码直接就是绿色的,但余杭绿码是红色,当时多么想被绿,就能回杭州进行隔离,等隔离期满就能复工了。
说到这,就发现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1、如果申请者为了获得绿码,故意瞒报出行轨迹和接触人员,隐瞒发热、咳嗽等信息(或者申请者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了危险人物),进入杭州后就可以自由穿行,万一有潜伏期的感染者,就是移动的传播源了。
2、判断安全和不安全的标准是否靠谱?就我前面提到的,填写差不多的信息,杭州健康码是绿色后,余杭绿码还一直是红色,这个一红一绿的现象持续了五天左右,这个判断标准安不安全,也是一个隐患。
在杭州取消余杭绿码,以杭州健康码为准的时候,我就顺利从湖南返回杭州,并且住进余杭某小区。当然,在进小区的时候,有对绿码进行审核,这是与三大运营商合作的,通过追踪手机号的出行情况,来判断是否去过危险地区,只有拿到绿码复核单才能进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