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勘察设计电子证书已发,注册有哪些注意事项?
马上就要进入证书注册的时候了,往年很多批次都有初始注册失败的情况发生,2020年新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注册不合格人数总数为59人,2019年不合格人数为69人。
今年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系统划入到了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新的系统大家如何注册?且听我细细说说。
01 初始注册流程
资料齐全的情况下:1.申请人准备资料→2.填写信息上传资料→3.企业接收并上报电子数据→4.注册中心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5.注册中心公示→6.住建部审批→7.住建部发布公告→8.发注册证书→9自行刻制执业印章。
初始注册承诺办结时限为20个工作日,顺利的话最多一个月即可完成所有流程。
每个月公示的两批,有的考友运气好,刚好赶上,刚申报没几天就见公示了,这样注册走流程的时间会更短一些。
02 操作流程
申请人登录“***院政务服务平台”网站进行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网址:
***://gjzwfw.***.gov.cn/index.html),进入“个人办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点击“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其他专业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在线办理。
目前合格人员数据还未导入到注册系统,暂时还不可以注册,需要耐心的再等一段时间(注意,需要提交的材料中其实就没要证书的扫描件)。
BIM对工程人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一、减少***
没有BIM之前建筑师和业主讨论方案基本上是在设计图上,这样可能会有沟通缺陷,在相互理解方面有盲点,加上设计图对参数信息的不足等造成不必要的***。那么BIM所产生的三维信息模型,能够将所有的设计条件参数化,不同参数内容形成另一个替代方案,这样双方可以充分讨论,更加透明化,可以减少中途修改浪费的机会。
二、工作区域的跨越
一般来说,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的工作都是各自做各自的,划的比较清楚,总是一个阶段后再进行讨论,这样就不方便工作的衔接,不能随时随地的讨论,如果两个人的图放在一起出现错误就要花时间修改。如果用BIM那么建筑师跟土木工程师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了,用相同的模型,用共通的语言,进行双向式的探讨,这样的工作就像个团队,可以达到良好的沟通,专业间的界面重叠处衔接清楚,减少设计内容相互抵触的现象。
三、建筑信息整合一致
之前各种平面图、结构图之类的都要存于不同档案,如果需要修改的话就得分别修改了,修改的同时还要注意验证避免误差。如果用BIM所有地图、信息都处于同一个模型当中,要设计变更,所有的信息都会自动变更,各种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都会一起变动。
四、讯息实时更新
监理单位可以直接用手机来比对工程是否有按图施工,如果有彼此不兼容的地方,便马上做记号标记,整个讯息便会传到BIM的整合接口中,结构工程师在进行检核是否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考虑是否要更改设计,缩减了沟通的时间。
强弱电施工进场档案资料先写哪些内容,我是辽宁的?
一般是先报审强弱电单位的资质(企业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变更、[_a***_]证书及证明文件)、然后是主要人员资质证明材料,现汇总登记,后面附件每位人员的资质证书复印件,敲上公章(若是作为分包进场就盖总包单位章)、接着是进场设备材料报审。因为强弱电的设备进场很多,有需要开箱检查的做检查记录、要求检测试验的就送检,报告出来后再进行报审。最重要的是进场施工的时候因为电缆管线、空调风管什么的很多,肯定要预留孔洞,这就要出一份空洞预留的图纸,应该是要求单位技术人员绘制的;还有就是综合管线图。这两个图一般是进场施工不需要有的,具体我想负责人会和相关单位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