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地图是怎样绘出来的?
古代的地图制作方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没有卫星和现代测绘技术的情况下,古代地图制作主要依靠地理测量和手工绘制。
1. 地理测量:古代测绘师通常会进行地理测量,包括步行或骑马到各个地点,记录地点的方位、距离、地形等信息。这些数据是基于实地考察和测量得到的。
2. 画草图:地理测量后,绘制草图是地图制作的第一步。这些草图通常在纸上或者丝绸上进行绘制,勾勒出地表地形、山脉、江河等地理特征。
3. 书写地名:在地图上标注名称是很重要的一步,古代地图会标注山川、河流、湖泊、城市等地方的名称。这些名称通常以汉字或者当地的文字书写。
古代测绘部门叫什么?
古代测绘部门是军部
吏部:掌文职官吏的任免、考核;
兵部:掌军令、军政、征兵、官兵的军籍及兵籍、武官的任免、选用、考核、赏罚,驿站、装备、军械、仪仗、疆域测绘、马政;
礼部:掌管考试、学校教育、礼乐、祭祀、宴会食品、铸造印符、册封,全国的佛、道教事务,以及少数民族的册封、招待等;
刑部:掌刑法、囚徒、复审、缉捕等事,相当于现在的高院、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几个部门的综合职能;
户部:掌管全国的户口、财政收支及预算、田土地册、铸造货币、税收等;
工部:掌管全国的工程建设、屯田水利、山林捕猎、军器制造、杂项产品的制造等。
古代地图如何测绘?
人工测绘。靠着斥候等情报人员一点点摸清地形地貌,然后汇集各种信息数据后形成草图,一点点的完善的。
在古代地图都是机密档案,特别是较为完善的地图,古代地图大都是简单的草图。
第一种办法自然是最为原始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大地
第二种办法是开始借用一些专业工具。
到了汉代时期,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进步,古人可以使用的工具也多了起来。这个时候地图的测绘技术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测量的方式也告别了“行万里路”的艰难。
在古代,地图都是靠一些很熟地貌地形的人描绘出来的,一个人从小到老一直在这个地方活动,对这个地方的地形变化很熟悉,这样才能准确地绘制出地图。
但是为了求一个精确的值,必须量这量那,经过精密的计算才能把地图缩小画在图纸上。
这样画出来的地图还不一定准确,因为人是站在地面上看的,你必须在天空往下看才能看清地貌,即使对这个地方很熟也不会很精确。
古代没有精密的测绘仪器,北京城是如何规划得如此方正的?
中国古代三维测绘所用基本道具有“准”、“绳”、“规”、“矩”四大类。
“准”就是用来看看两个点是不是在同一平面(水准面)上的测量器具。
“准”大致由两碗水,三个有孔木片和木条组成。两碗水在木条两侧,有孔木片均匀固定在木条上方左中右的位置。
调整“准”保证水面齐平,透过三个有小孔的木牌看向一方,在一定的步量或车轮圈数后的位置下一根有标记环的杆,(透过准的三个小孔对齐标记环)再将“准”旋转90度(这个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同理再在远处下一根杆,保证透过三个木牌的孔正好能看到远处的杆。
撤下“准”并在其放置点再下一根杆。
这时三根杆的连线就是90度的角,同时三根杆上的标记环位置处于同一平面。
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用三个木牌不用两个的原因就是为了减小一定误差。同时一次测量距离不会太远,一个方向上往往会有一排杆。
“绳”便是铅垂线,这个很好理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准”的木杆是否摆正,便可用它测量。
“规”是木制大圆规,“矩”是木制直角尺。一般这两样工具配合使用,同时辅以勾股定理等数学,几何学原理,可以用于测绘距离,高度,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