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去小卖部买酒买酱油,为什么说打酒打酱油?
因为"打"是方言词,即"买"的意思。
"买酒"为什么叫"打",这可能与"打水"有关。其实,旧时买瓶装酒,也叫买,不说"打",只有去买散装酒才叫"打酒"。这是因为商店里要用"吊子"(一种长柄小竹筒或小铁皮筒)把酒从大坛子里"舀"出来,如同用吊桶在井中打水一般。
这个"打"很有意思,除了表"击打"及"买"之外,在一些方言中还表以下意思:"武功"一一他会打(他会武功)。"杀"一一呷打猪饭(吃杀猪饭)。"画"一一打格子(画格子)。光着、露着一一打赤脚(光着脚)。挖、揭一一打井(挖井)。打开盖盖来(揭开盖子来)。收割一一打早禾(收割早稻)。做、从事一一阿是打杂咯人(我是做勤杂工作的人)。
在某些地方的方言中,除了"打"表"买"外,以下一些词也可表"买"。如:"扯"一一扯了两尺布(买了两尺布)。"籴"一一籴忽米归来呷(买点米回米吃)。"捡"一一捡两块豆板子来煎至呷(买两块豆腐来煎着吃)。"斫"一一朅街央斫两斤肉呷(去集市上买两斤猪肉吃)。"炒"一一人客来了,朅店底炒个菜来(客人来了,去饭店里买一个炒好的菜回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很多方言词在了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不少方言在慢慢消失。
现在,很少有人说打酒了。估计再过些时日,"打酒"是什么意思,恐怕也没人知道了。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这里也说,打酒打酱油,还有打醋打洋油(煤油)打香油等。拜读了几位朋友的回答,倾向于灌装方式,用提子从容器中取出,再通过溜子(漏斗)灌进顾客的容器(通常用瓶子)中。
还有到水源处取水叫打水(有句俗语: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因为过去一般是取井水,就用井绳拴好水桶,将水桶直接下到井水中灌满水再提上来,与用提子从容器中提取酱油、酒等还比较吻合。不过,还有些说法就解释不通了。比如,到食堂买饭叫打饭,买豆腐叫打豆腐,还有我们这里有一种地方名吃——壮馍,买个壮馍叫打个壮馍。
为此,翻阅了一下字典,发现“打”有多种意思,其中,能将上述说法解释通的是“获取、购取”,比如打水、打鱼、打野(通常说家禽自己在外寻找食物)就是获取的意思。打酱油、打饭、打豆腐、打壮馍等就是购取的意思。至于购取其他的物品为什么不叫“打”,就说不清了,也许是一种约定俗成吧。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问:六七十年代,去小卖部买酒买酱油,为什么说打酒打酱油?
打酒不只是六七十年代,古代就是说成打酒,到酒肆打几角酒,就是说成"打″,而不是说成买。这样一直延续下来,买醋也说成了"打″。
去小卖部买酒买醋买酱油就都说成"打″,但是,买米买面买针头线脑等就不说"打″,还是说成买。你说打酒打醋人家卖给你,你若说打米打面人家就不懂,必须说买。
"打″字就应该是用一个小容量容器具盛起,往另一个大容量的容器里倒,最初是在井台上打水,就是用一个小桶从井里提上水来倒进大水桶里,就说成"打″,后来这个"打″字就用在酒醋和油上。
过去的小卖部,卖的都是散酒散醋,沒有卖瓶装酒和醋的,酒和醋都是用坛装着,买酒的人拿着酒壶去买酒,掌拒的掀开坛盖,酒坛上有一个漏斗和大小两个酒提,一个是一两的,一个是半斤的,就是用来从酒坛里往上打酒的器具,顾客买半斤或一斤酒,掌柜的就用半斤的酒提来打,顾客如买一到四两酒,掌柜的就用一两的酒提来打。
买醋买酱油和买香油豆油,还有过去煤油灯点的煤油,都是用是这各自的油提和漏斗,这个"打″字都是从打水而来。
六七十年代,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超市不说,副食店里卖的酒和酱油,尽管有整瓶装的,但买的人也不多。为什么?一个字:贵!
您比如:那会儿的红星二锅头白酒是一块七一瓶,可副食店里零打的散白酒是一毛或一毛三一两。而酱油呢?拿瓶换一毛五一瓶,可要是打散酱油一毛钱就够了。看到这,现在的年轻人或许说了,差几分钱的事儿,干嘛那么在意呢?因为在那会儿,许多人的工资一天才挣一块多,我学徒的时候都进入八十年代了,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八块钱,合每天几毛钱而已,你说这几分钱它是个钱不?
那么,为什么买酒买酱油不说买,而要说“打”呢?其实,除了酒、酱油说“打”,醋也用“打”,为什么都要用这个“打”字呢?
因为买这些个液体的东西,都是不用秤约的,而是用“提”!
副食店里的大柜台上,一般都会摆着两个大酒坛子,坛子上是一个用红布包着的木头盖子。买酒时,售货员打开盖儿,用一个木头或者竹子做的“提”,从酒坛子中提出一“提”酒来,倒在插着漏斗的瓶子里。而酱油、醋呢,则都是放在大水缸里,缸沿儿上挂着一斤、半斤的大“提”,有人买时,把漏斗往瓶子里一插,用“提”在缸里一舀、再一倒,齐活!
那为什么用这个“打”字呢?因为“打”字本身就含有“舀取”的意思。用“提”在坛子或缸中“舀取”,说成“打”不仅顺口,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我觉的这个“打”是一个时代的用语。前几天我在电话里问一位老战友忙什么呢?,他说:“打油刚刚回来”。我一下没有反映过来,怎么都想不到是买散装大豆油,而且他几十年还是一直在吃这个商家的产品。
过去商品包装材料短缺,基本上很少有成瓶的商品,在我印象中除了色酒都是成瓶外,什么白酒、酱油、醋和食用油都是绝大多数散装的多。谁家都不多买因为穷,所以一斤一斤的买回。白酒🍶都是按两去打,也就是喝一次买一次。
我们几岁的小孩儿都是打酱油醋的主要劳动力,有爷爷的家庭还要负责为老人打几两酒,一般来说都是成两购买,因为那个年月也算不小的开支。我的最爱是去买醋,几分钱一市斤。商店里有一个专柜卖调味品,一盆豆伴酱放在台子上面,两口大水缸有个大盖子盖着,里面装满了酱油和醋。旁边放着一个大方盘子里面有一斤半斤一两装的提斗。一位穿着蓝色大褂的服务员在那里负责出售各种商品,其它的服务员着白色的大褂工作服。
我喜欢买醋它有一股浓浓的香味,每当把几分钱交给那位啊姨服务员,她就用力地拉开那个大盖子,用一斤的提斗弯腰把提斗伸进醋缸里提上来,露斗放在我拿的一个白色的玻璃瓶子口上,把打上来的醋倒入瓶子后我拿着往家中走,每次走出商店必定喝上一口。[捂脸]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塑料包装的问世,方便适用的大包装产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毎家都会购买一桶吃上一段时间。提斗也都成了老物件儿,被收藏者列入收藏品种之一,“打”字被购买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