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一级造价师考试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备考顺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这两门应该放到前面复习,其中先复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然后再学习建设工程计价。这样的学习会使你后面学习的难度降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主要讲的是造价基本知识,也是深入学习其他几门课的基础。你要去参加考试,那么基础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所有我们要掌握好这里需要学习的基本法规和知识。
建设工程计价这门课程,里边有很多的财务评价的问题,还有包括定额编制问题。这些问题很多考生反映没有接触过,或者是接触的很少,尤其是一些财务问题理解起来是比较头疼的事,这个较难的科目放在前面学习,是因为这个科目和案例也有关,先学会为后面的案列学习打下基础。剩下两科就看自己如何安排了。
讲完了备考顺序,我们再来讲讲平时如何学习,首先刷题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的时间充裕,你可以选择把考试科目的书过一遍。如果你时间比较紧张,可以考虑报个网上培训班。平时注意错题的总结。
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分4个半天进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计价》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试时间为4小时。记得考试的时长很重要,平时刷题也要注意。防止刷题看题慢,做不完的情况出现。
你好,我是栗子,非造价专业毕业,但从事相关工作,我已经在2017年一次性通过造价考试四门,如果你对造价考试有所了解并关注过,可以知道当年土建计量是非常难的。下面我向你分享下我是如何一次性通过这个考试的。
一、制定学习计划
因为我大学不是这个专业,虽然从事这方面工作,但是毕竟粗糙,我是从2016年底开始***考造价的,在年前我就做好了相关资料教材的搜集工作。
年后,我正式开始学习,学习***无非就是确定好复习的顺序,我当初严格按照管理,计量,计价,案例这个顺序来复习的,当时***复习三遍,思路就是计量案例难,所以穿插复习,这样更方便我难易结合着学习,而案例是对前三门的综合,所以我建议还是放在最后,前面三门学一遍先有基础再说。
二、跟名师,少走弯路
网上有很多学习视频的,机构也很多,我一直认为跟着好的老师,适合自己的老师事半功倍,所以我当初跟的管理朱俊文老师,计价李娜老师,计量李毅佳老师,案例王英,左红军老师。如果你需要资料可以私聊我,我给你分享。
三、不要停留纸面,要多做题
这点非常重要,造价不像一建,是个熟练工种,考试没有广联达,没有软件,都是手算,这就要求,你必须要有速度和准确性,所以我建议历年真题必须做三遍,动手是最根本的保证。
最后我把我帮我朋友制定的学习***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造价四科的学习顺序,建议管理-计价-计量-案例分析。也就是考试的顺序进行学习。学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做题强化阶段-冲刺阶段。我是从三月份开始听基础班,听的2017年的***,一般基础班的***时间较长,老师讲的语速也慢,可以调成1.3-1.6倍的速度播放。这样会节约很多时间,这个的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来调整播放速度。基础班***就是要让我们知道书上的知识框架,每章讲的哪些[_a***_],另一个就是要理解,听懂为止,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标记,反复听。基础班每听完一章, 回头自己要看书,自己看过后理解才会更深刻。 第一遍就是跟着老师走。老师会把重点,难点讲的很清楚很详细。
怎样考造价工程师?
首先需要满足造价工程师的报考条件,符合条件后,每年6月份左右开始网上报名,登录各省人事考试中心的网站。
报考几科都行,按现行规定,需要在连续的2年内考过4科。
新政策还未发布,预计2019年实行,需要4年考过4科。
报考条件: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3、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获硕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4、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考试100希望以下回答能帮助到你!
首先,2018年造价师考场答题需要掌握的第一技校就是:表述清楚条理分明!
这一技巧适用于案例分析简答题,每一个考点分条做答,一定要让阅卷老师看到包含的考点,答题不是写议论文,一定要清楚地答出要点,最好列出一二三四点。
其次,第二个技巧就是:不会做的题也不要空着。尤其是选择题,哪怕你不会,随便选一个,也有25%的可能性选对。尽量写的专业一些,也许能蒙到正确答案呢?
再次,第三个技巧:考试前做错题分析。可以将平时容易做错的题分析一下,然后考试的时候就很容易排除错误选项,避开错误。
最后,第四个技巧:考前准备好必备证件文具,放松心情。这一点同样很重要,没有证件是进不了考场的,确实任何一个必备文具也是致命的,这些都会有影响考试的心情以及结果。准考证、身份证、计算器、笔纸(先备好,看考场情况,让带就带进去,不让带就放在外面)等等都要提前准备好,考前准备充分,放松心情,这些考试的时候才能有更好的状态。
造价考试总共4科,管理、计价、计量(分土建专业和安装专业)、案例。前三科都是客观题,案例都是主观题 。考试选择科目自己定,单科滚动周期为2年。意思就是你两年通过四科就可以了。考试主要是找老师、找课件听课了。
1、管理
管理是这四科里,最简单一科,听的是达江和朱俊文的,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按照每天的***听课件,划重点,把近3-5年真题搞透彻,包括他错误的选项,为什么错,错哪里,都搞懂。
2、计价
计价这一科,听李娜和王英的。计价跟案例关联度很大,计算题很多, 学习方法跟管理差不多,也是按照每天的***听课件,划重点,把近3-5年真题搞透彻。
3、案例
案例这一科,听左红军、朱俊文、王英的。王英、朱俊文适合打基础,左红军要在有一定基础上再听,他的秒定法一定要学会。
4、计量
计量这一科,听李毅佳的,别人的都没有听,从头到尾只听了她一个的。这一科记忆量相当大,尤其是最后一章,建议最后一章最好全部背过,几十页的内容,就有30多分,性价比相当高。 前期不需要背,因为距离考试时间太长,背过也忘记了。
2021年10月31日,刚考完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和大伙儿聊下造价工程师考试真实感受,希望对大家有***考造价的,有所帮助,因为去年一次性考过三门,今年只要考个土建计量就可以了,去年查完成绩心里就在想,案例分析考了73多了一分侥幸过了,当时去年就在想,要是案例分析没过的话,今年还不好说,现在还好就差一门土建计量了,一门计量能有多难,还都是客观题选择题明年说什么也过了。昨天中午考完以后出考场也是自我感觉良好,晚上开始从网上找各种答案来对题,结果算下来才63分,虽然希望很大,但现在还是慌得一批。
我建议还是最好能够一鼓作气拿下考试,分两年备考实在是太痛苦了。我本来是奔着一年去的,结果考成两年了。
土建计量现在考试越考越难,年纪也大了,书上知识点很难记得很牢,感觉现在难度已经和案例分析不分伯仲了,花在这一门上的时间必须要比另外两门计价和管理加起来还得多!现在土建计量越考越细,尤其是第四章施工技术,我有一建建筑和市政的底子,也不太好拿分,计量还是那些知识点,但是考的方向和一建实务根本不一样。今年感觉除了第一章工程地质比较简单,一上来前几道题答得比较爽好拿分,去年的拿分大户第五章今年考得太有特色了,越考越细,考了好多边角料,往年考的重点今年考得不多,我也是听了好多老师的课,都说重点复习第五章,也是感觉平时做练习最有把握就是这章,结果丢了好多分儿,还有个单选第47题,读了题干N遍,也不知道出题老师想说个啥,感觉不是没印刷完就是印刷有错误,本来想问问监考老师,又一想问了也没用,问了也问不出个什么,所以一直在等广播通知47题出错了。还有就是在考试中,也就开考40多分钟,就已经答完,对完答案,想弄死自己,检查的时候改错两道多选,三道单选,好多题第一次明明选对了,结果在后面检查的时候都改错了,现在想想挺后悔的,大家在后面考试第一遍尽量做得慢点做得认真点,因为土建计量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绝对够用,后面检查的时候没有十足把握,不要轻易去改,要特别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现在好希望今年能够顺利通关,虽然成绩不像一建两年有效,造价工程师考试成绩可以保留四年,即便是今年没过也不至于变成新四军,但实在是不想再来一年了。
还有个现象就是今年参加考试的考生,考场里比往年少了很多,估计是受到上半年造价资质取消政策的影响,好多人报了名没来考试,放弃了,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去考的,这个考试对个人发展肯定还是有帮助的,俗话说得好,干得好不如算得好,尤其是之前既然考过了几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就真的前功尽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还有个想和大伙儿说的是,现在一建也好,造价也好,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今年又有不少省份停考了,还有的省份什么都好了,准考证也打印了,核酸报告也做了,结果到考试那天不考了,那么多同学复习了大半年,还有选择辞职在家学的,最后落了个这样的结局,连个上考场机会都没有。我在石家庄,今年说实话也挺危险的,也算是运气好,距离考试还有大概一周吧,突然石家庄河北这边开始出现确诊的,他还就离我住的地方不远,也一直在担心是不是也要停考了,还好能参加考试,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过不过吧,至少没有留下考不了的遗憾,没辜负这两个月的学习,就在石家庄,同一个城市,我有个同事因为他们小区还不是因为有确诊,就因为他们小区里出了一个密接,小区考试那几天进行封闭管理,最后没办法参加考试,运气挺背的,到今天他们小区都还没解封。现在毕竟是特殊时候,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学得再好,不让你考,你也没办法。现在能参加考试都需要运气,真的是且考且珍惜吧。最后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