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了可以要求青春损失费吗,你怎么认为呢?
首先谢邀,
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也是醉了,首先谈恋爱呢!不是你自己在谈,彼此都在努力的经营,想想你们在一块的美好时光,那些时光如果要你用金钱去衡量的话,你会给自己多少呢。
很多的人都是想的太多了,分手了之后,感觉对方就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但是你有想过当初的你是怎么同意在一起的吗?而且对方跟你所消耗的时间是一样一样的,
爱情这个词没有几个人能给你一个标准的解释,但是我的理解里,爱情这个词,不能跟金钱挂钩,那样的爱情最起码不是大多数的人能接受的。
谢谢邀请!
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有没有青春损失费这个说法,但是如果在恋爱期间所花费的超额度的费用是可以要求返还的,下面结合一下案例和大家讲解:
早在2015年5月,38岁的男子李某(化名)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30岁的美眉蔡某(化名),两人逐渐发展为恋人关系。这年11月,蔡某称与他人合伙投资开设餐馆,向李某借款10万元。2016年6月至8月期间,蔡某以借款炒股为名分次向李某借款共28万元。2016年10月,蔡某再以股市被套需补仓为由,向李某借款10万元。前前后后,蔡某共向李某借款达到48万元。
其后,李某与蔡某感情逐渐疏远,争吵不断,导致分手。分手后,李某多次向蔡某催讨所借款项,但蔡某认为该款项是两人恋爱的共同支出以及李某对蔡某的赠与,不同意返还。双方由此产生争议,后来,李某一纸诉状将蔡某告上法庭,要求蔡某归还借款48万元及相关利息。
***开庭时,对48万元是否为借款,李某和蔡某各执一词。女方坚称男方自愿给的,男方拿出聊天记录。
其次,赠与法律行为的成立取决于赠与人同意,并无需受赠人给付对价的情形下单方面无偿交付赠与物,因此赠与的意思表示应当明确,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交付财产的行为本身并不能当然推定有赠与的意思表示。本案中,原告在向被告交付款项时并没有明确赠与的意思表示,且被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原告有赠与的意思表示,故***对被告辩称48万元属于赠与的抗辩理由不予***信。
***判决被告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偿还***本金480000元及利息。
由于社交媒体和***工业的发达等原因,名人甚至普通人的离婚、分手问题,经常成为公共话题。 公众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却常常陷入迷思,比如“分手费”。到底可不可以提?应不应该给?谁是谁非,争论不休。 “分手费”不仅事关个***益,更涉及社会公序良俗,多年来是个看起来明确,实际模糊的问题
首先.恋爱期间有贵重物品来往,分手时能否索要赔偿?
在司法实践中,婚恋关系中当事人实施的小额给付如具有日常性、及时性消费的物品,属于一般性赠与,可不予返还。但以结婚为目的涉及非日常性必须消费且价值较高的物品,应认定为彩礼,按照彩礼的相关法律规定处理。
其次.恋爱期间长期共同生活,对感情投入巨大,分手时导致精神遭受打击,青春白白损耗,分手时能否索要赔偿?
目前,“分手费”、“青春损失费”没有法律依据。但是根据司法判例来看普遍不予支持。因为男女双方恋爱是基于你情我愿,如果一旦分手就因为在对方身上浪费了大好青春而要求另一方作出物质上的赔偿,无疑是人为的设置了分手条件,阻碍一方的“婚恋自由”,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与社会道德有冲突。
谢谢相邀。恋人分手后,绝得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费在对方身上,吃亏了,需要补偿。多数是女生要补偿,但法律上并不支持。所以,分手后往往吃亏的是女方。分手前就应该擦亮眼睛,做到自尊自重自爱,保护好自己。
对于因终止恋爱关系后形成的诸如“分手费”、“青春损失费”等“情感债务”,即使当事人一方持有对方出具的欠条主张还款,但因其行为有损社会公序良俗,依法不受保护。
相关法律法规:《民法总则》第8条
注册会计师是吃青春饭的吗?
注册会计师,可以说是越老越吃香的工作,目前市场上财务类职位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注册会计师位居榜首。
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只要涉及钱的问题,就一定要有会计。经济要发展,收支要平衡,经验老道的会计就显得越发重要。现代企业中,会计不仅要会“做账”,更要具备综合规划、风险评估以及长期财务战略开发等多种能力,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有前瞻性眼光。而这种高效管理能力和处理突发***的应急能力,必定是长期的从业经验带来的。
感谢悟空邀请!
本人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16年。在我周围确实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工作强度比较大,经常加班熬夜,尤其是在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最忙的季节。
但是审计这个行业,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即便是已经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也无法胜任一些比较复杂的审计项目。主要还是大家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学习注册会计师教材,全是理论内容,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后,没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不可能胜任一些较复杂审计项目的。
目前,我们国家的考试基本都是纯应试考试,理论和实务严重脱节。有好多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6、7年了还不会处比较复杂的合并报表,如:同一控制下的报表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人考完注册会计师后已经30岁左右了,30岁以下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还是少数。如果再有5年工作经验的话,已经35岁左右了。并且在实务中,真正做大项目的项目经理,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了。我做审计16年,几乎没有碰到30岁以下就能做资产总额在500亿以上的集团审计的项目负责人的情况。
因此,在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仅有年轻还不够,还要有足够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
在实际工作中,80%的年轻人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3年左右就去企业上班了。在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无法带队做大项目的话,仅仅只是做些小不点的项目,是永远拿不了高工资的,加上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这么大,所以好多人都坚持不下去。只能跳槽去企业了。这也可能是现在会计师事务所经常招不到好项目经理的原因。
现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市场存在许多很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审计收费恶意竞争,互相压价。导致现在审计收费很低。导致注册会计师的待遇一直不高,又加上现在上市公司***现象频繁,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注册会计师承担的风险很高。这些现象更加导致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缺人现象。
截止2018年底,全国有注册会计师23万人左右,但有一半的人是非执业会员。这12万执业会员中,还有一部分是仅在会计师事务所挂名,但不在会计师真正执业的人。实际上真正的执业会员可能不到10万人。目前,全国有大约9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所以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很难招聘到好的项目经理,即便如此,注册会计师的待遇水平还是长不上去。
吃青春饭,注会不是,也不能够。看看这几年的准则变化和变革就知道啦,学习,学习,再学习。时代发展和进步倒推个人的创新革命,首先,会计这个行业具有融通性。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每个业务环节是当代会计所必须重视和考虑的。当代会计是建立在企业关键环节的确认和[_a***_],做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管理、战略、战术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