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期末余额怎么算?
1、实地盘存制,计算公式为:期末存货结存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单位成本;
2、永续盘存制,计算公式为:存货账面期末余额=存货账面期初余额+本期存货增加数-本期存货减少数。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为加,贷方为减)-"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项目应根据"材料***购"、"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等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果材料***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用售价金额法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存货期末余额是一个企业存货的金额,是指企业拥有的存货(库存)的金额。通常来说,存货期末余额是由存货期初余额加上本期收购的存货,减去本期销售出去的存货得到的。也就是说,存货期末余额反映了经营期间收购存货和出售存货的差额,同时涉及到成本核算的过程。
计算存货期末余额的具体步骤为:
1、首先计算存货期初余额,即上期末的存货余额,其中包括库存量和存货价格;
2、统计本期收购的存货数量和价格;
3、统计本期销售出去的存货数量和价格;
存货期末余额是企业考虑投资规律性,确定营运成本,识别营运异动和制定更有效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应该定期统计存货期末余额,以保证存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拓展知识:存货期末余额的计算也可以从三大用途来理解,即计算(1)***购成本;(2)销售收入;(3)库存折旧。首先,存货的***购成本通常将反映在存货期末余额中,即计算***购成本时,可以将存货期末余额与存货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其次,库存销售时,收入往往也可以反映在存货期末余额中,即通过对比存货期初和存货期末余额,可以算出本期是否有销售收入;最后,存货也是企业固定资产减值的一种,因此,存货期末余额也可以反映库存折旧的数量。
存货成本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吗?
是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 —— 存货》第十五条规定 1、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3、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5、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