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注册测绘师通过率?
13%-14%左右
据统计,注册测绘师制度要能测绘单位正常推行,必须保证目前的测绘单位中注册测绘师至少占总测绘人员的20%左右,但实际通过率在13%-14%左右。
2017年报名32594人,参加考试241***人,合格3147人,合格率13.01%。
2018年报名26143人,合格2451人,合格率9.38%。
2019年通过率很低,降分了,通过人数为538人(通过率为3.36%)。
开展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此次珠峰登顶测量意义非凡!
首先,热烈祝贺,珠峰登山队登顶成功!
这次珠峰高度测量,是国家任务,任务非常重大,也非常艰巨。
启动时间:2020年4月30日,珠峰大本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
登山队伍: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成的测量登山队。
①今年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
②今年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
③中国和尼泊尔建交65周年之际,此次珠峰高程测量是发展两国友谊的新举措。
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代表了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测绘工程,体现了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彰显了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而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②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
清末民国那段时间,英国人不断蚕食西藏地区,建国后划界,珠峰的高程数据、地理资料,一直被外国“测量权威”垄断,我国也不得不延用那些不确定的数据。
而且最直接一点,1960年,中国与尼泊尔进行边界谈判,珠峰的归属成为焦点,尼泊尔说你从来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珠峰是你的?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插上国旗,完成了首次北坡登顶!
1***5年5月27日,中国第二次登顶,在珠峰顶端竖立了金属觇标,对珠峰进行了精确测量,同年7月23日,新华社授权宣布了珠峰的海拔:8848.13米。
200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再次对珠峰数据进行测量和更新,此次确定,珠峰岩面高程8844.43米,这一数据再次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数据。
所以,这政治和历史方面的原因。
珠峰测量,一方面是要测量珠峰的高度变化,一方面是要测量珠峰的位置变化。
我们先把目光回到1953年,这一年尼泊尔从珠峰南坡成功的登上了峰顶,都知道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当时我国的主张是一国一半,但是尼泊尔却拒绝了中国的提议,理由就是∶你们都没有登上珠峰,凭什么要我们分你一半!在当时,中国人能不能登上珠峰成了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但是到1956年的时候,我国在登山运动上还仍是一片空白,想要从连鸟都无法飞过的珠峰北坡登顶,犹如天方夜谭。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60年5月,在缺少后勤补给和几乎没有任何登山经验、登山装备的中国登山队,按计划单独从北坡对珠峰发起突击!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冻伤和牺牲不断的出现,与此同时,就在不远处的珠峰南坡,印度登山队已经到达了大约8000多米的高度,所有人知道即使会有牺牲,也必须完成登顶,这是那个时代的信仰和荣誉。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不管怎样,同时期的印度登山队在南坡8625米处被击败。从此之后我国多年在与尼泊尔的边境谈判中,珠峰的登顶成为了一个筹码,直到今天。
今年是距1960年我国完成珠峰北坡登顶的60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雷达测深技术、大地水准面精化、绝对重力测量技术、气象探测技术、登山装备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更加精确的测量珠峰高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珠峰高程的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研究做出贡献其社会效应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珠峰高程精确测量在地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可以根据珠峰及邻近地区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变化揭示了印度洋版块和亚欧版块相互作用力存在着不均匀强弱变化,而这种不均匀强弱变化是引起我国大陆周期性地震活动的源动力,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国以后地震预报,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因为现在随着人类活动在这个珠峰地区的增多,还有全球变暖这些温室效应等等,使得这个地区的雪线逐渐逐渐在消退,雪线越来越高,冰川也在消融,珠峰的测量可以了解生态状况的变化,对于研究珠峰地区生态环境都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