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步怎样量地面积?
步”作为古代的长度单位,历代一步之尺数不一。 《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和《周髀算经》中的长度单位,根据中国古代“步尺法”的关系:1步=6尺,1里=180丈=1800尺=300步。过去丈量土地用步,“步”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古代的“步”非现代的步。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不一步一步走,没法到达千里以外的地方。这里的“跬步”就是半步,跬步就是跨一脚、跨一步。周代至汉代六尺为一步。《孙子算经》里有记载:长度单位:1丈=10尺,1尺=10寸,1步=6尺,1里=300步=1800尺,240平方步为一亩,当时1尺= 23.1 cm。到了唐代,尺有大小两种,大尺是社会上***用的,小尺是宗庙礼仪、星历等用的特殊用尺,1步=5尺。后来逐步演变为1步=5尺,1里=300步=1500尺。1929年《度量衡法》规定,长度单位:1 里=150丈,1丈= 10尺,1步= 5尺;面积单位:1顷= 100亩,1亩= 10分= 60平方丈,基本换算:1公顷=10000平方米=15亩。一亩折合666.67平方米。直到解放前,丈量土地时还是用“步规”,这种“规”,在山东民间有的地方叫“叉尺”,有的地方叫“五尺杆子”。它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为五尺,也就是一“步”。使用的时候两脚轮流着地,转动起来很快。民间有谚语云:“长16(叉尺),宽15(叉尺),不多不少正一亩”,这是因为一亩等于二百四十平方步的缘故。
古人用步丈量面积?可能是民间行为,官方应有很精确的度量办法。90年代曾读过一篇关于古代丈量土地的考古类文章,说:古代土地丈量的精确度,可达到多少、多少亩之后的2位小数点,不过古人是用什么手段、办法丈量的,文章表示也很惊奇,是个谜题!个人想来,古代文化可能被官府、朝庭、及人士所掌握,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随着频繁的朝代更迭,中国文化逐渐凋零、碎片化,在些许外力作用下犹如被历史痷割,度量器具就是其中之一。
土地总面积一万五千八的单位是什么?
土地总面积一万五千八的单位是平方公里。
关于我国的标准土地计量单位:
1、根据《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的规定,长期以来我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沿用市制,即“市亩”、“市分”、“市厘”等,与国际上通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不一致,对平方米的换算是循环小数,计算麻烦。而且各地“亩”的实际大小也不一致,加上种种原因,致使我国耕地面积的统计数(14 9亿亩)与概查数(19亿亩)相差很大,所以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急需统一,急需改革。
2、***院在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 的命令》中确定,“农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改革方案,另行公布”。经过几年来广泛征求意见和准备,现实国家版图、地区疆域已使用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林地、草地面积已使用公顷,建筑用地包括农村计算宅基地已开始使用平方米。改革市制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3、为了进一步统一国家土地面积计量单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逐步使我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相一致;有利于农业计划的制定和统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改革我国市制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已势在必行。
4、1990年7月27日***院第65次常务会议批准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共同拟定的关于改革我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方案,决定***用以下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名称:平方公里(100万平方米,km2),公顷(l万平方米,hm2),平方米(1平方米,m2)。
5、经***院同意,自1992年1月1日起,在统计工作和对外签约中一律使用规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