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确诊病例清零28天后,各地学校可以开学吗?
对于如何开学,教育部日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说法。教育部应对***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回应,需要符合三个条件再考虑开学:
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准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
三是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传染病疫情结束的标准为,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经过两次病毒检测均呈阴性起两个潜伏期后,将被认为该疫情已经结束。
李兰娟结合世卫组织的标准,强调:
李兰娟表示:
开学的时间就像疫情防控一样,很难做到统一,还是需要因地制宜。
随着时间的额推移,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开学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特别是当有的地方已经开学,其他地方就会变得更加的焦虑,都在想着他们都开学了,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开学呢?
从目前的消息看,全国唯一开学的地方是青海,他们已经在3月9日正式开学了,当然对象只是针对高三学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返校了,对于不同的年段不同对待,这也是分类管理中的要求,既能继续做好疫情防护,同时也能满足高三学生的学习需求。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还有很多地方的初三高三学生会开学,比如说最早确定开学时间的贵州,他们将在3月16日正式开学,还有像新疆等地也都会在下周开学。
除了上述明确具体开学时间的省份外,其他地方目前还是以网上教学为主,比如像上海,江苏等地,都把网上教学内容安排到了3月15日,但这之后具体能不能开学还没有具体的通知,但是就从目前的情况看,其他的地方也应该会根据实际***取让高三学生先返校的方案,毕竟高三的学生太特殊了,而且距离高考也剩下不足一百天了,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已经非常焦急了。
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对于开学真的没有太大的需求,唯一的不安的因素就是可能家长没复工了没有时间管理孩子,但是他们还是继续安心的待在家里,做好网上课程学习和疫情的日常防护,待真正安全的时候,再放心的去上学。
如果一个省份的***肺炎确诊病例已清零,且清零后又过了28天,老穆认为,这是符合开学条件的。
***早已清零,且已经连续41天无新增***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
青海也早已清零,且已经连续34天无新增***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
***目前是暂定3月下旬开学,而青海地区已于3月9日开学了。
***符合两个条件,但却没有确定开学,只是暂定。
反观贵州,***肺炎病例并没有清零,反倒是决定3月16日开学。
据老穆了解,***的外地老师和学生较多,所以对于开学比较谨慎!
目前,全国已有***、青海、福建、新疆、安徽5个省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布***肺炎确诊病例清零。
新增确诊病例清零28天后,各地学校可以开学吗?按照教育部对开学条件的要求满足,新增确诊病例清零28天后,全国除武汉地区以外,应该都可以开学了。
一、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是开学首要条件
按照中南山院士对疫情发展形势的测,2月中下旬,感染人数进入峰值,3月份逐渐降低4月份疫情基本结束。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防控效果。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湖北外,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多日新增病例为0。其中***,青海等省更是超过了28天。
目前青海省已经于3月9日率先开学,高中学生按照提前做好的防控预案有序返校,其他年级学生也会陆续开学。
紧随其后的应该是贵州省目前贵州省总的确诊感染病病例在全国比少,除了还有15例感染病例,也是有20多天不再出现新增感染病例了,所以贵州省已经明确了开学时间表,3月16号以后将会陆续开学。
二、随着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其他地区也会陆续开学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大中小学都已经多次推迟开学日期,能不能开学,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
除了已经开学的青海省和宣布开学的贵州省之外,其他不少地区也都具备了开学的基本条件。比如***地区自疫情发生以来就一例输入型感染病例,目前已经清零30多天。照往年的惯例,让自治区会在3月初开学,但今年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开学时间,一旦成时机成熟,***也应该是全国最早开学的地区之一了。
甘肃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一直较好,但是因为最近安置了从伊朗撤回的人员,出现了若干例的输入性传染病例,甘肃省的开学时间也会受到影响而继续延迟。
可以,但是需要继续做好防疫工作。2月25日央视《新闻1+1》的节目中,针对“何时开学比较安全”这个问题,白岩松连线了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她表示:“***肺炎最长潜伏期是14天,在流行病学上面,真正的清零以后,然后我们要连续观察两个最长潜伏期,也就是28天。这28天,一个省或者一个地区没有再出现新增病例,那么我们才能真正放心。”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满足0增长之后28天,就具备了开学的基本条件。
再来看一下教育部此前对于开学条件的几点要求:①原则上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②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③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中小学开学工作要强化属地责任,错时错峰开学,做好教学衔接,原则上高三年级实行省域同步、初三年级同一市域同步。
由此可以看出,满足28天只是3个条件之一,28天是前提,但是还不够,还得学校具备防控条件,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毕竟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旦爆发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我国多个地区已经零增长持续多日,但是仍不能放松,稍有不慎,就会让疫情死灰复燃,行百里者半九十,尤其是面对当前国际疫情蔓延的状态,一定要防止境外疫情输入。
面对延期开学,有的家长希望“取消暑***”,有的家长希望“中高考延期”…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教练讲高效学习”,教你普通学生如何可以[_a***_]掌握方法考上清华北大♻️
土地确权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是以实际测量为准,还是以账本为准?
谢邀,谨就我知道的情况说几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的“土地确权”工作,是在2015年开始启动的。全市93个自然村,先在20个村进行了“实际测量”试点,占村屯总数的20%。结止到2016年底,各项调查、统计、册表基本完成。2017年,全面进行确权发证工作。这次土地确权,基本上是以“第二轮承包土地台帐”、“承包经营权证书”等农村土地承包相关的原始资料”为主意依据进行登记的。虽然进行了“实际测量”试点,但只要是没有大的争议,绝大部分地方,还是以原有的帐本为准的。不全面的地方,还以当地发布的数据为主。
3.1新医保政策即将实施,会有哪些变化?
2021年医保新政策会有如下四个变化!
我们现在去医院看病,***用的都是“按项目付费”,比如血常规检查一项多少钱、拍个CT多少钱,之后再是开药、住院,直到病愈,都是一项项收费。而以后就不同了,将会是“按病种打包付费”,国家会将一项疾病的所有诊疗费用全部打包、定价,按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病症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组,再***用相应的医保支付标准进行付费。从根本上为百姓节省了一些无所谓的检查费用,还推动全国医保标准的统一。
举例说明:我们现在有个头疼脑热去医院看病,多数人都免不了大大小小检查走一圈,最后医生给的诊断结果,却可能是休息不足,回去多喝热水,或者是开两盒感冒退烧药了事,以后将会是“按病种打包付费”。
以前我们看病,都是先治疗、后付费、再报销,而未来将会是预付费!比如针对患者诊断出来属于轻度感冒发烧症状,处于医保付费最多1000元的分组区间,医保便会提前进行“预付”。
以前门诊看病费用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但今后就不是这样了。2020年医改的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机制,将来慢***、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都将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而且报销比例将从50%起步,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这项举措十分人性化,大家不可能每次进医院都是住院、手术,支持普通门诊报销毫无疑问会令医保变得更为实用。
《实施意见》要求各地选择临床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优先将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2类重大疾病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逐步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方案标准、评估指标明确的慢***入手,开展特殊慢***按人头付费。将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药诊疗服务纳入按人头付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包范围。
3.1新医保政策即将实施,会有哪些变化?
医保是对老百姓最重要的保障。
没人敢保证自己不生病。
医保新政策实施后,有几个变化。
咱们一起看看。
在过去,我们平时去医院,门诊是不可以报销的。
但是新政策出台以后就可以报销了。
2020年医改的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机制,将来慢***、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都将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而且报销比例将从50%起步,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这是一个非常贴近老百姓的办法。
这样以后去看个感冒也可以报销了。
改革以后,医保变的更全面,更实用了。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新医保政策即将实施,会有哪些变化?新的医保政策最大的变化就在于我们个人医保卡账户当中的余额可能会减少,尤其是对于企业在职员工和已经办理了职工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对于他们的影响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因为按照现行的规定,企业单位正常缴纳职工医疗保险,那么个人所承担着2%的交费是全额划转到我们医保卡账户当中去。
同时企业单位所承担缴费总额的大约三成左右也会划转到我们个人医保卡账户当中来,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基本上划转比例可以达到2%~4%左右,但是经过新医保政策实施之后,那么企业单位所承担的那一部分比例将不再划转,仅仅只划转个人承担的这2%的缴费比例,所以说相对来说进入到我们个人医保卡账户的余额会有所减少,这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退休人员也是一样的退休人员,可能自己的这个每个月划转比例可以达到3%甚至是4%,但是今后经过新医保改革之后,那么仅仅也只会按照2%的标准来进行划转,相对来说都会是有所减少的,那么出现这样的减少,肯定会对我们门诊看病就医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在制定这样的一个相关规定的时候,同时将门诊看病就医纳入到了医保报销的范围之内,所以今后我们使用门诊看病就医,可以完完全全享受到医保的报销。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最近医保新政策确实挺多的,而且都是好消息。一起来看。
从2021年3月1号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会正式实施。
今年的新版医保目录有一个首次,那就是首次尝试对医保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也就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而且带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这次谈判了162种药品,谈判成功119种,而且都实现了大幅降价,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也就是降了一半。
医保目录内的药品降价,而且是大幅降价,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医药费负担将会肉眼可见的下降,看病负担也会减轻,能省下不少医药费。
整体来看,预计2021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约280亿元,这是天文数字了,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根据测算,14种抗癌药降价,今年能够给癌症患者节省30亿元,这也是一笔金额比较可观的数目了。
另外一个医保新政策是有关门诊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
之前是试点范围是12个,最近国家医保局下发扩围通知,增加15个省份。
这15个省份包括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陕西、宁夏、青海、新疆。
2021年,新医保将会有4大新变化。
第一,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取消
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保障分为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居民的社会保障。其中职工的社会保障是工薪阶层常说的五保险之一,甚至是六保险之一。如果没有公司的帮助,它是居民的社会保障,只包括医疗和养老,其中最典型的是新农合和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
2021年,这种模式会崩溃。也就是说,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将被取消。对此大家有疑问,账户上还有钱吗?如果还汇到哪个账户?这里还有账户余额。一部分药店也适用医疗保险。好的地方在哪里?
第二,医保报销比例再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实施的是预交制度,今年缴费明年享受报销待遇,不过考虑到今年的现实情况,有一部分城市将2021年医保缴费时间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如果在截止缴费时之前没有缴费的话,明年生病住院将不能享受报销待遇,因此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缴费。虽然今年的个人缴费标准比去年高了30元,但是报销比例也有了很大提升,之前城乡居民的住院报销比例在60%左右,而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总体保障水平要达到70%。医保报销比例提高,有利于真正实现“病有所医”。
第三,员工的社会保障由最初的5个保险变为6个保险,比以前多了一个是“长期看护保险”。简单地说,长期护理保险因为生活而不能自己管理,需要治疗并提供保险。这对于家里有类似情况的孩子来说,无疑减轻了一部分压力。其实这个清算的比例还不能说很低。在长春清算的达到了90%。最重要的是单位和个人每月多交5元左右。
第四,养老金领取时间、领取方式的变化